祥和祥钵钵鸡来源于四川的农村已有上百年的历史,是近几年成都非常流行的小吃。一听其名,就觉得很新奇“钵钵”其实就是瓦罐;以陶器钵盛放配以麻辣为主的佐料,加上多种调料的去骨鸡片拌和而成。有皮脆肉嫩,麻辣鲜香,甜咸适中的特色。祥和祥钵钵鸡发展到今天,除了可以吃到皮脆肉嫩的鸡肉以外,还加溶入更多的饮食元素,荤素菜品皆可,麻辣清淡皆有。祥和祥钵钵鸡主要分为红油味、藤椒味两大系列。藤椒味的重要秘方是调料藤椒油的运用,藤椒油调制的拌料晶莹翠绿,麻而不腻,清香浸人,甚至能香透一条街。希望以“和”为贵、“和”气生财,而“禾”有稻的意思、“口”有吃的意思,民以食为天而创办人开的是餐饮店,因此而得名“祥和祥”。
祥和祥钵钵鸡,四川成都的汉族传统名小吃,属于川菜系,从清代流传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。1990年获成都市个体名小吃奖,1991年被成都市人民政府命名为名小吃。“钵钵”其实就是瓦罐,钵外面是画着红黄相间的瓷质龙纹,钵内盛放配以麻辣为主的佐料,菜品在特珠殊加工后用签串制,晾冷浸于各种口味的佐料中,食用时自取自食,具有皮脆肉嫩,麻辣鲜香,甜咸适中的特色。
一道“祥和祥钵钵鸡”听名字就觉着很新奇,“钵钵”其实就是瓦罐,运用了叠音词方式起出的菜名别致而有亲切感。红黄相间的瓷质龙纹仿古罐中,密密插满了竹签,吃起来方便而趣致,浸在清可见底红汤中的鸡块、藕片、黑木耳被细细地穿在了竹签上,蘸上店家精心调配的酱料,吃起来果然是别有一番风味,颤巍巍竹签尖缀着的鸡块在吸饱了汤汁之后,红亮的汤汁顺着鸡块缓缓滑落,芝麻的醇香混合着鸡肉的辣味在舌间泛滥,雪嫩的藕片、滑而厚实的木耳,荤素搭配让人忍不住一串接着一串。
祥和祥钵钵鸡是民间的特色菜肴,单从名字上推敲,也知道祥和祥钵钵鸡的出身不似串串香草率,虽然都免不了用竹签签儿串着的命运,但人家是鸡呀,而且用钵钵盛着。那是真正的钵钵,土陶烧的,颇有形。而那鸡,必得要选跑跑鸡,为本地的土鸡种,敞放于乡下山腰,一身跑跑肉,嫩香无比,就是骨头渣渣都是极耐咀嚼的。钵钵里的汤,是土鸡汤,鸡汤上飘着的油,是土鸡油。至于那串在签签上等着下嘴的东西,也多是土鸡肉及其杂碎,它们浸泡在鸡汤、鸡油及很好的芝麻、花椒组成的汁液里,鲜油淋漓又不失纯香。这就是区别:是鸡不是牛;是鸡杂碎不是牛下水;是南方大佛边传来的,不是东方码头边传来的。